POS机咨询微信号:pospay12 或QQ:506968290

pos机商城(http://www.pospay39.com/)讯:
据说“没有费用”,但绑定信息后,“刷一个298元的流量激活机器”;约定的“每秒钟刷卡一次,每秒钟刷卡一次”变成了“每秒钟刷卡一次,变成一堆小优惠券”。在这样一个“聪明”的脚本中,一台POS机成功推广,用户直接损失了298元。你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吗?
4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体验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科融通”)的POS机注册流程。在向“读卡器客户服务”表明他不是商户,以及注册的POS机是否可用于提款后,另一方仍然强调这无关紧要,称商户的输入信息可以随意填写,公司将为交易匹配合适的商户。
收到的信息是“随意填写的”,即使是“兑现”
第三方支付和收购业务的混乱仍在发生。近日,《北京商报》记者接到一个营销电话,自称是海科融通的推广人员,向记者推销了其一台POS机,并表示“免费使用,不收取任何费用”。然后,据对方介绍,记者收到了一台海科融通POS机,以顺丰的形式支付了39元。
收到机器后,另一名所谓的“刷卡机客服”反复敦促《北京商报》记者在售后小组启动机器,并表示POS机启动后可以退款。4月18日,记者测量了海科融通POS机的激活过程,发现里面有很多可疑的东西。
根据上述“刷卡机客服”提供的信息,《北京商报》记者下载了海科融通应用。在使用移动电话号码进行简单的账户注册后,它进入了“商户输入类型”链接。选项包括“无营业执照的小微商户”和“有营业执照的小微商户”。
在进行下一步之前,《北京商报》记者向“刷卡机客服”承认,他不是商人,将来是否可以使用自己的信用卡进行“套现”操作。同时,他担心这种交易模式可能会导致信用卡关闭,并在未来“套现”。
对于《北京商报》记者提出的问题,对方一直表示不会受到影响。当天的交易上限为30万元,建议“我们的机器将根据您的刷卡时间和刷卡金额匹配商户,刷卡有积分”。当记者进一步询问这是否意味着会有真实的消费记录时,他也得到了对方的肯定回答。
根据另一方的建议,《北京商报》记者选择了“无营业执照”并进入下一步信息填写,包括申请人姓名、商户详细地址和MCC编号(即“商户类别代码”)。当被问及是否需要填写真实信息时,“刷卡机客服”甚至说“随便填写”。

激活海科融通POS机流程页面
最后,《北京商报》记者用虚拟地址信息和网商类型完成了海科融通POS机的“小微商户接入”。针对这种情况,记者还从一些支付从业者那里了解到。得到的答复是,原则上不允许个人用户持有POS机。该商户访问流程不符合监管规定。
博通分析高级分析师王鹏波表示,在实际场景中,纯个人用户原则上不能申请POS机。商户入网前,相关机构需要核实商户的证书或业务事实。如果另一方知道用户不是真正的商户,且目的是“套现”,则为此类活动提供支持显然违反了监管要求。
进行虚假交易,将298元兑换成3000元现金券
为什么要把这台POS机卖给违反监管红线的用户?它背后的运营商仍然有利可图。《北京商报》记者完成相关信息登记后,“刷卡机客服”进一步提出刷卡298元,开启刷卡机扫码功能,“信用卡或储蓄卡可刷卡数秒”。
在这一环节,《北京商报》记者多次向上述人员确认,信用卡金额是否立即达到之前绑定的自有储蓄卡,以及是否会设置其他阈值或其他费用。另一方反复确认并回复“你自己的账户”。
根据对方提供的刷卡案件,《北京商报》记者用自己的信用卡刷卡298元,但最终未能收到付款。银行交易明细显示收款人为北京昆泰贸易中心,银行交易类型为“消费”。在手上的POS机上刷卡,但交易信息显示收款人是另一个商户,这也证实了“刷卡机客户服务”之前提出的“为用户匹配真实商户”的建议。

刷卡后交易详情
至于298元信用卡金额为何未到,上述“信用卡机客服”隆重表示:“刚刚刷过的298元已发送到您绑定的应用账户,后期将以3000元现金券的形式返还给您。每张信用卡将帮您扣除3元手续费,直至扣除为止。”
同时,上述人员还提出,如果该机的使用能得到保证,六个月内每月将有1万元的流量,六个月后还将有298元返还绑定银行卡。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商报》记者多次报道支付机构在POS机推广中收单业务混乱,涉及大量非法套现行为,以及使用“低费率、免费使用费”等字眼吸引用户刷卡,使用POS机后无法到达账户,这也使得相关支付机构能够收到用户的大量投诉。
在《北京商报》记者经历的POS机推广例行活动中,相关人员与背后的支付机构海科融通有何关系?海科融通知道这个业务流程吗?
4月18日,海科融通回应称,此类POS机推广商是与该公司合作的代理商。他们不知道《北京商报》记者提出的问题,例如POS机和进口环节的推广、自动匹配商户、激活机器收费298元并以优惠券的形式返还。不过,该公司非常重视此事,并将立即深入调查代理商和合作伙伴。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将严格按照《银行卡收单外包服务协议管理办法》进行处理。
王鹏波指出,代理商在推广环节中隐藏了必要的条件,用户只有在刷卡失败后才知道自己被骗了。这也是支付机构POS推广环节中常见的“惯例”之一。为了提高商家的访问率,改善整体交易流程,代理商往往牺牲用户的权益。
对于非法商业排水,还应改进权力下放的要求
另一方面,除了商户接入环节存在问题外,《北京商报》记者在app中也注意到,app主页还设有“征信业务”板块,为用户提供个人征信异议申诉、债务优化等业务,运营主体为第三方机构。3月3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明确表示,与此类业务有关的市场主体以“征信修复”和“征信粉饰”的名义招摇撞骗,并要求在2022年6月底前“清理”。

相关页面展示情况
对于这种排水情况,《北京商报》记者也从海科融通获悉。海科融通还表示,该公司不知道此事,同时进行了核实,并要求代理运营商删除相关页面。截至出版时,相关页面无法查看。
公开信息显示,海科融通于2011年获得央行颁发的支付许可证,业务类型为全国银行卡收单业务。2020年12月,A股上市公司翠薇完成了对海科融通98.3%股权的收购。据翠微股份财务报告显示,2021年度海科荣通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亿8500万元至2亿1500万元。
零一研究所所长于白成告诉《北京商报》,信用卡套现的实质是通过欺骗将信用卡上的信用额度直接转换成现金。这种违规行为很容易让个人用户持有POS机。在金融监管方面,由于提款资金是通过消费方式提取的,因此不属于银行的信贷业务,与监管体系分离,可能会进一步扰乱金融秩序。
“如果使用信用卡套现造成严重后果,用户也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在提供POS服务时,第三方支付机构应明确此类违规行为的风险,并监控和制止使用POS期间的虚假交易和非法套现。支付机构应委托相关推广和代理访问对代理人的权限,也应向代理人提出同样的要求,这同样是不合理的,可以放松对代理人的管理。”于白成补充道。
王鹏波还强调,代理商不核实网商身份,配合有套现需求的用户伪造上网权限,这也表明海科融通在代理商管理方面仍存在漏洞,应该在自己的销售系统中“检查和弥补漏洞”。目前,对收单业务的监管日趋严格,支付机构应继续加强代理管理。
在被问及公司的业务发展及后续合规安排时,海科融通表示,公司围绕用户需求的难点和难点,将深耕支付与自主创新紧密结合,以实现业绩增长。同时,代理和合作伙伴的管理也是支付机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将严格履行监管部门对合规经营的要求,加强对代理商和合作伙伴的监督约束。